上世纪五十年代,因漫山遍野开满红艳艳的映山红,武隆乌江北岸的烂泥坝村改名艳山红村。但后来,艳山红村环境脏乱、人心不齐、产业空虚,村名虽变了,却仍是个“烂泥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武隆区通过提升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 姜春勇 龙丹梅
10月25日,武隆羊角镇艳山红村,每个庭院都整洁靓丽,家家户户都是风景。记者 罗斌 摄
今年6月,武隆区羊角镇艳山红村发生了一件“大事”:老屋基院子里的百年土墙被拆了!
10月25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村里,正赶上村里的乡村大课堂在老屋基院子院坝为村民讲乡村礼仪。斑驳凹凸的石头屋基、渍着岁月痕迹的老木屋、敞亮整洁的院坝,一百多名村民冒雨在聚精会神地听讲……
村支书钱代兵说,几个月前,可看不到这样的场景。老屋基院子曾是龚家8兄弟居住之地,清乾隆年间,兄弟失和,筑墙而隔,鸡犬相闻,数世不往。后来,房屋主人几番更迭,但土墙始终横亘其间,不仅让居住在此的13户乡亲进出不便,也在邻里之间埋下了“心墙”。
党的十九大以来,武隆区以提升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开展以“孝贤洁序”为重点的公序良俗建设,更新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营造文明乡风。在村干部的引导下,村民理事会组织村民一商量,大家合力拆除土墙,打通横院,将院坝、木屋修葺整洁,原本冷清的老屋基院子变成了村民聚集交往、娱乐休闲的场所。
拆掉土墙,打通“心墙”,小小一堵墙的消失却折射出乡村文明的大变化。
整环境改陋习
“烂泥坝”成了美丽乡村
记者在艳山红村看到,沿途水泥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旁、农家屋边盛开着波斯菊等花卉;农家墙面统一刷成土黄色,簸箕、扁担、斗笠等农具摆放整齐有序;家家户户都改造了厕所,院落里摆放着垃圾桶、别具乡村风味……
驻村第一书记游四海介绍,艳山红村过去叫“烂泥坝”,因漫山都开着红艳艳的杜鹃花(映山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改成现名。去年底,游四海上任第一书记,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村里,心里凉了一半:屋前屋后不时看见一堆堆垃圾,农家院落脏乱差,年轻人大量外出、产业空虚,田头看不到几个干活的村民,落寞破败,村民没有心劲和能力发展产业,“这里还是个’烂泥坝’嘛。”游四海跺脚叹道。
穷山村要振兴必须先从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结合武隆区“洁美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游四海和艳山红村党员干部一起带领村民开展环境大整治,美化农院、改厨改厕、种植花草、安装垃圾箱、路灯……过去脏乱差的小山村逐渐变了样。
为改变多年的陋习,由村干部和村民组成考评组每月对农户打分,定期公布,每半年对排名靠前的农户进行表彰。村民们很在意这份荣誉,逐步开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一些村民还花心思收集“废品”,打扮自己的家园:乌江里捞起的废旧轮胎固定在土墙上,加上几名暑期返乡大学生的巧手彩绘,村民罗年强家的土墙上便添了拖拉机满载而归的丰收情景;村民钱小军将废弃的水车安装在猪圈屋旁,便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乡村小品;收集废弃石磨盘镶在地上就成了颇有艺术味的村道。昔日脏乱差的“烂泥坝”开始变成名副其实的“艳山红”了。村子变美了,村里的第一间民宿也开始动工,乡村旅游业即将起步,修葺后的老屋基院子成了游客青睐的景点。
开课堂聚民心
淳朴乡风又回到小山村
记者看到的“乡村礼仪课”已经是艳山红村乡村大课堂举行的第39场课了。羊角镇党委书记杨涌介绍,该村乡村大课堂坚持每月至少两次开展学习活动,村民提高了思想认识,文明素养得到提升。老屋基院子的龚、代、关、谢、贺五姓13户农家还将各姓家风家训张贴上墙,邻里往来互助,和谐共生。
艳山红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大课堂通过宣讲,帮助群众转变观念,树立“合作共赢”理念,推行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村民入股656股,股金达32.8万元,其中贫困户入股243股,股金达12.5万元,为脱贫致富打下基础。
在村里,记者遇到了村民理事会总理事长龚向兰。已从机关退休的龚向兰出生在这里,父亲龚南村是村里上世纪五十年代有名的全国劳模。但这个贫穷、人气落寞的山村曾经让龚向兰心灰意冷,十多年前将父亲接到城里居住后,龚向兰再也没回过老家。
去年年底,艳山红村探索建立村民理事会,鼓励村民自己的事自己办。龚向兰在游四海的动员下当上村理事会总理事长,带领100多名成员,帮助村里开展产业招商、村务自治等事务。十多年都没回过老家的龚向兰这大半年就往村里跑了十多趟,她说,大伙儿积极参与到村里公共事务中,人心齐了,互助友善的氛围浓了,脱贫致富的劲头足了。理事会组织村民制定艳山红村“红九条”乡规民约,并有相应奖罚。例如对按规定办理红白酒席的农户,可由理事会提供免费餐厨具,厨师服务。今年,村里实施亮化工程,在理事会组织下,村民们很快就自筹30余万元,安装100多盏路灯。今年秋季,理事会动员村里出去创业的老板给予支持,加上村民筹资共10多万元,办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丰收节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
兴产业振乡村
艳山红村人均收入3年要翻番
课程结束后,贫困户傅光兰叫住游四海,向他打听,能不能凑钱再入几股。
艳山红村过去没什么集体经济,村民致富乏术。全村1715人,就有800多人外出务工。2017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6000元。
村里今年成立了人字崖水果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村集体、村民共同入股,三方“联产联业、联股联心”。过去一直致富无门的傅光兰用1500元贫困户产业补贴入股,成为股东。和她一起成为股东的,还有村里的另外162户村民。年终,合作社将按照村民40%、合作社30%、村集体30%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其中,村集体收益全部用于村公益事业和村民二次分红。村里今年引进的鲜花、水果种植、鳅田稻产业,到目前为止已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
为减少贫困户、农户顾虑,还由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村主任个人投入资金共10万元设立了入股风险基金,确保资金安全。傅光兰说,自己单干能力差,但有集体经济领路,就有了信心和劲头。
村里目前规划了高山生态蔬果、鲜花种植、稻鳅养殖园、鸽鸡养殖基地等十大产业,还借武隆区全域旅游契机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纤夫摄影花海基地,注册了五里滩纤夫酒商标,挖掘和打造乌江纤夫文化,修建民宿,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艳山红村来。
游四海说,到2020年人均收入达到18000元,有信心!
记者手记>>>
落细落小促文明
姜春勇 龙丹梅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之“魂”,必须由虚做实,落地生效。
武隆区实施以“尽孝、尚贤、整洁、有序”农村公序良俗建设为抓手,通过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措施,重在落细落小,取得良好效果。
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引领是关键,规范制度约束是保障,实践养成是基础。武隆全区成立305个乡村大课堂,讲课3200余场次,用院坝课堂,土话土语的方式,让村民改变观念、摒弃陋习、凝聚人心、树立信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通过成立村民议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实行公示榜制度,有奖有惩,使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改厨改厕、回收垃圾、美化庭院等实践,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武隆区的实践说明,行动才有效果,实践产生价值。乡风文明建设要具体化、人性化、生活化,在落细落实上下功夫,让群众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让群众得实惠,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吃得有美味,活得有滋味”,才能真正激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