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临近年关,处处透着一股子年味儿,走在楼子包广场小道上,一阵悠扬的音乐声飘进耳里。
是谁在弹奏如此动人的乐章?记者循声望去,76岁古稀老人杨志贵正领着他的歌咏队在演奏歌曲。
退休苦学拉二胡
“拉二胡是我多年的心愿,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没学成,外孙女提议让我学二胡,我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杨志贵说。
2000年,杨志贵刚退休。“刚开始没事干,我就去质监站上了十年班。”杨志贵说,2010年,杨志贵第一次接触二胡。
“刚开始一窍不通,什么都是从零开始。”杨志贵说,“外孙女把二胡的基本知识都给我普及了一遍,连坐姿都进行了讲解。”外孙女的二胡入门知识培训让杨志贵对二胡的热情日渐升温。
“为了提高我的演奏水平,我专门去老年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每周去学习一次,一次两个小时,回家后,自己再练习两个小时,一年后,我的水平慢慢提高了。”杨志贵说。
杨志贵组建歌咏队
“有一次,我路过楼子包公园,听到几个老人坐在一起讨论想要组建歌咏队,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杨志贵说,“退休后,人一下从忙碌的状态空闲下来会觉得很无聊,这时候有一项爱好非常重要,既能使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还能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找到精神寄托,如果真能组建一个歌咏队,为老年朋友们提供一个平台,何乐而不为呢?”
“当时一合计,歌咏队里有喜欢拉二胡的,喜欢唱歌的,喜欢跳舞的都有,成立歌咏队完全没问题。”杨志贵说。
说干就干,杨志贵第二天就跑到民政局去咨询相关的政策,来来回回,忙前忙后,竟准备了18个材料。
2010年9月11日,歌咏队正式成立,附近的老人们像过年一样开心不已。
“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杨志贵说。
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刚成立时歌咏队有42个人左右,现在已经有52个人了。”杨志贵说,歌咏队的成员最大的76岁,最小的50岁左右,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音乐爱好者。
下午两点到四点,走在楼子包公园,总能听到歌咏队的琴声歌声,飘来歌声乐符如春风下的细雨,滋润了路人的心田。
“每个工作日的下午两点到四点都是我们固定的练歌时间,大家聚集在一起,很热闹。”杨志贵说,除了日常练习,歌咏队还义务为市民演出。
“平时过节,我们会排练节目,除了锻炼自己,也希望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活跃社区文化。”杨志贵说。
现在,杨志贵带头成立的歌咏队发展得越来越好,受到越来越多老人的拥护。
“儿女不在身边,歌咏队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陪伴,让我过得很快乐。”歌咏队里爱唱歌的赖明英说。
“自从加入了歌咏队,我觉得我们老年人每天都有了盼头,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谈到歌咏队,谢昌碧老人脸上满是自豪和骄傲。
“我们歌咏队还会举行捐款活动,哪里出了事,我们都可以尽一份绵薄之力,哪怕是一块钱两块钱,都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感觉自己越来越有存在感了,很欣慰。”老人宋国明说。
(记者 梁春红 实习生 代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