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住双江街道青龙路的张通英老人老伴去世之后,就一直跟着女儿和女婿一起生活。18年前,老人突然失明,女婿杨志成悉心照料岳母的生活起居, 周围邻里纷纷为他的孝心点赞。
岳母突然失明 女婿照料岳母十八载
“要不是摊上这样的好女婿,我的日子怕是没得现在这样自在哦。”猴年伊始,当记者走进张通英老人家,问及女婿杨志成时,老人激动地说。
初见杨志成,衣着打扮很随意,然而,当了解了他的内心世界,他有一颗至善至纯的心,无不令人刮目相看。
杨志成没下岗前一直在从事驾驶工作,下岗后,他便自谋职业,与家人朋友一起做些零散的活儿,赚不了几个钱,生活过的极其不易。屋漏偏逢连夜雨,18年前,与他和妻子一起生活的岳母张通英老人在家休息时,突然眼腔剧烈疼痛,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青光眼,开几了几副药,没想到几天后老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渐渐地双眼失明了,生活不能自理了。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更可况是女婿。心地善良、以孝至上的杨志成,自觉与妻子一道,精心照顾岳母的一日三餐,并且18年如一日。杨志成对岳母百依百顺,轻声细语,从没顶撞一次。在杨志成的精心照料与治疗下,张通英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一直很好,街坊邻居无不对杨志成交口称赞。
事无巨细照顾岳母
一年四季有什么新鲜时令的水果和糕点,杨志成都会买回给岳母吃,他常常在周边医院、药店奔走,为岳母打听治疗眼睛的特效药,希望能治好岳母的眼睛。即使再苦再累,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性格和态度。
走进张通英老人的卧室,记者发现整个房间不仅通风敞亮,还收拾得干干净净,见记者四处打量,杨志成的妻子情不自禁地夸奖道:“这都是我老公一个人的功劳,把屋头收拾得很干净。”
“我这个女婿真是没说的,除了照顾我以外,还要照顾这个家,一到屋里就闲不住,见到我一口一个妈,比亲儿还要亲。”张通英老人说。
见到妻子和岳母不停地夸自己,杨志成不好意思地笑了。当问及他为什么对岳母那样孝顺时,他憨厚地一笑说:“做儿女孝敬长辈是应该的,岳母也是我的母亲,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一个人的基本良知,连动物都知道要反哺,何况我们人呢。”
张通英老人的卧室里还配有一台空调。“妈老了,冬天怕冷,有了空调,妈冬天就很少感冒了。”一旁的张通英老人听后说:“女婿能做到这样真的是太难得了。”
传承孝道熏陶子女
张通英老人说,自己的另外几个子女也都很孝顺,经常会来探望,这也是她最开心的事。
“只要老人开心,不管付出多少都值。”杨志成说,老人不图吃,不图穿,当后人最大的责任就是让老人过得舒服。上周六,老人的大女儿、儿子都准备接老人去他们家住,杨志成没答应。
“我知道老人不愿意去,因为住在这里朋友亲戚多,老人家有伴说话。”杨志成说。
“我从妈身上受益很大。”杨志成说,“在岳父生病时,妈每天精心照顾岳父。”杨志成的岳父患上食道癌后,卧床不起,一直是张通英老人在照顾。翻身、盖被子,端屎接尿,从没抱怨过。
杨志成看来,无论再苦再累,和谐的家庭会让老人有幸福感和归属感,他说:“在耳濡目染下,我学到更多是关爱、包容、体贴,一家人守望相助,不离不弃。”
杨志成说:“其实,人都有老的一天,现在我所做的一切,是希望给孩子树一个榜样。等我老了、生病了,也希望孩子像我现在这样。不过,孩子们现在在家也承担起了照顾外婆的责任。”
从没想过送岳母去养老院
杨志成照顾岳母18年间,始终把岳母当成自己的母亲悉心照顾。一转眼,张通英老人已经89岁了,杨志成自己也有60岁了。60岁的老人照顾89岁老人,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方便,一些热心的邻居建议杨志成把岳母送到敬老院去,可杨志成说,自己想都没想过。
张通英老人虽然身体硬朗,但由于眼睛失明,耳朵有些聋,没办法和人正常交流。杨志成因和丈母娘、朝夕相处,懂得老人的一些肢体语言,也只有家里人照顾,杨志成才能放心。
“父亲现在身体很好,还能照顾外婆,如果父亲有力不从心的那天,一家也会来照顾外婆的。”杨志成的儿子杨兵说,“要是父亲老了,我也会好好照顾他的。”
(实习记者 谢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