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高阳镇团堡村10组,有一对夫妻,老婆患病住院,丈夫全程照顾,丈夫不幸摔断大腿,妻子不离不弃,他们历经磨难相濡以沫63年,见证了“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的古话。
1月27日,笔者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高阳镇团堡村10组。见到一对老夫妻,正手挽手地往外走。见笔者一行到来,夫妻笑容满面地招呼。
牛骨留给老伴熬汤喝
出生于1933年的刘世兴,刚满19岁那年,经媒妁之言与四十八槽天仁寨的张学书结为伉俪。
从此,夫妻俩过着有难同当,有苦同乐的生活。
集体生产年代,物质匮乏,对产后的妇女来说是特别困苦的事情。
1954年冬月的一天,妻子张学书生了第一胎,孩子没有奶吃,整晚叫得让人秋心。
刘世兴见孩子饿得哇哇叫,只好上山捕捉雀鸟,掏鸟蛋,但也是杯水车薪。正在焦急时,恰好庙亚子方家院子一头耕牛摔死。刘世兴马不停蹄地找到时任合作社的社长张治中,将牛骨头讨回俩给老婆发奶。
没想到张治中很快和社里群众商量,不但把牛骨头送给了刘世兴,另外还送了两斤牛肉。
刘世兴如获是宝,从此,每天给老婆熬牛骨汤。没过几天,张学书有了奶,孩子不吵闹了,张学书脸上也点红润了。
事后,张学书逢人便讲:“我与刘世兴结婚,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
亲情浓浓家庭温馨
在刘世兴家采访时,才得知他儿子刘国仁黄石镇铁炉村被招为上门女婿,外嫁女儿在上海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刘国仁虽不能回家照顾母亲,但是他有一颗对父母思念之心,不时担心父母身体状况,在农忙时节,刘国仁不但完成岳父岳母家的农活,千方百计抽挤时间,帮助父母抢栽忙种。
前不久,父亲刘世兴因突然生病住院,女儿刘国群便辞去了上海的工作,回家专心照顾父母。
“我觉得,和和睦睦的家庭要靠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一起建立。就像现在,我们得了‘好夫妻’这个荣誉,离不开儿子、女儿一路的扶持。家和才能万事兴!”张学书说。据她介绍,几十年来,她的儿子、女儿把赚来的钱都拿回家,给父亲看病。同时,媳妇、女婿也很孝顺。
好婆媳能让人感受家的温馨和睦;好夫妻能让人体会家的脉脉温情;好妯娌能让兄弟之情更深远;好家长能促使小苗长成参天大树;好邻居可以让生活更温暖……他们生活在在你我身边。他们很平凡,却在生活的点滴间感动着身边的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无微不至照顾丈夫
“洗头时要十分注意,换衣服的时候先用热水擦身,冬天特别要做好保暖工作……”对照顾丈夫的注意事项,张学书一开口就停不下来了,而这些都是她几十年的经验之谈。
1993年,刘世兴感觉身体不适,到万州三峡医院做检查,发现患有“障碍性贫血”。
“这种病,国家还没有很好的特效药,只能靠吃激素药。几十年的激素用下来,老刘出现了很多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脏也长期供血不足。”张学书说,“2009年以前,他生活还能自理,2009年以后自理能力十分差。”
有一段时间,刘世兴老对张学书发脾气。“我知道,他是不想拖累我。所以不论他怎么发脾气,我还是对他加倍地好,用我的真心感化他。”张学书说,“很多时候,我还‘鼓励他朝她发脾气,只要他觉得发脾气能减轻病痛,就尽管冲我发吧。”张学书也坦言,听到丈夫的和骂和吼,心里很难受,也很委屈,可因为心中有爱,也默默承受着这些,只有实在熬不住了,就悄悄躲到家的顶楼,偷偷哭一场。
“现在好了,在张学书的精心护理下,我不但能自理,还可以帮一些小忙。”刘世兴说。
听着刘世兴的讲述,坐在旁边的张学书美美地笑着,眼含泪水却一句话也没说。
(通讯员 刘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