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溪镇农耕故土园
协合村教学点,市轨道集团在开展支教活动。
“过去,这里农村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现实问题,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曾经,某些贫困户有‘等、靠、要’的思想,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是影响推进脱贫攻坚的痛点。”……
11月2日,市政协扶贫集团驻云阳县泥溪镇工作队队长杨锋翻开手中的笔记本,叙述起了一年前泥溪的旧状。从脱贫的“难点”、攻坚的“痛点”、群众的“盼点”,他用笔标明了工作的“支点”。
2017年8月,泥溪镇被确定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一年多时间来,该镇凭借市、县、镇、村“四位一体”攻坚体系,在全县干群以及来自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下,这些“支点”成为不断联系起贫困户与贫困村的“幸福点”“满意点”。
从“等靠要”到“自奋蹄” 乡风文明让精神脱贫先行
鱼鳞村位于泥溪镇西南部,离场镇10余公里,2017年拥有建卡贫困户27户91人,地处偏远,过去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落后,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某些村民“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
“如何让鱼鳞村早日脱贫摘帽?”鱼鳞村党支部书记黄彬和市政协扶贫集团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反复思考、反复酝酿。走访贫困家庭、分析贫穷原因、制定脱贫措施、落实帮扶项目,2017年9月以来,黄彬和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每天早出晚归,反复征集民意。
“其中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黄彬分析说。为此,一年多来按照“让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该村把扶志作为扶贫的关键,引导帮助贫困户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通过“五星评比”“无事酒整治”等方式扭转“等、靠、要”依赖思想,充分调动起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劲头,让精神脱贫先行。
“以环境卫生整治为例,过去我们反复要求贫困户要搞好房屋院坝的清洁卫生,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但效果都不太好。现在,通过一个季度一次的‘五星评比’(“卫生整洁星”“孝老爱亲星”“诚信守法星”“邻里和谐星”“兴业致富星”),贫困户的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黄彬介绍道。
“如今走进鱼鳞村,谁不说我们这里好?”今年61岁的村民杨会珍提起家乡满是自豪。新风常在,包括她在内的23户贫困户已经顺利脱贫摘帽,全村剩余4户建卡户也充满了脱贫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