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3月3日电题: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助力有序快速复工
新华社记者何宗渝、黄兴
40台橘黄色的AGV智能搬运机器人往复穿梭,将货物运进仓库并存放在指定库位;或载着货物驶向出库点,在扫码和卸货后又自动归位,等待执行下一次任务……记者在长安民生物流旗下的汽车物流无人仓看到,这座6000平方米的仓库在2月17日复工后,只有零星几名工人值守,但每小时可以实现800箱汽车零部件出入库。
↑2月18日,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记者采访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生产经营,尤其是劳动密集、自动化程度低的传统企业复工复产带来挑战。但近两年来,重庆大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完成128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115个数字化车间和25个智能工厂。“这些改造项目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减少了用工和成本,还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中担当了‘先行军’。”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涂兴永说。
“以前我们出库、入库都需要工人用‘地牛’手动操作,人员多、效率低,选料拣料全靠工人的熟练程度;无人仓建成后,同等规模的作业量,我们不仅每年能节省大约200万元成本,还减少了25名工人,使得这次复工顺利从容,生产全过程都能实现工人之间零接触,截至3月2日已为整车厂商提供了1100多辆商品车的零部件仓储配送服务。”长安民生物流零部件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陈程说。
↑2月18日,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长安汽车是重庆工业的“龙头”。记者在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焊接车间的一条生产线上看到,近百台机器人挥舞着手臂,将1000多个零部件逐一组装成完整的车身。“同样年产40万辆车身的机械化焊接车间需要2000人左右,但我们用了363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达到73%,只需600人左右,极大降低了复工复产的难度。”该工厂高级区域经理赵世昌说,随着近期返岗员工增多、上游供应链逐渐顺畅,工厂的产量正快速提升。
位于重庆璧山区的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笔电外壳的企业,公司副总经理袁卫顺告诉记者,去年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对工厂软硬件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使整体产能提高了30%以上、相当于减员200人左右。
↑2月18日,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他告诉记者,虽然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但近期公司订单旺盛,目前工人复工率已超过80%。“我们不仅有信心把产量赶上去,今年还会按计划再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升生产质效和管理水平。”
为帮助企业抗击疫情、有序快速复工复产,重庆市经信委牵头开发了“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及疫情防控公共服务平台”,吸纳了43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积极参与,在疫情期间免费为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供需对接、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大数据分析等9大类157项服务。截至目前,这些工业互联网平台近期新增的企业用户已接近1000家,在线运维管理设备超过20万台。
↑2月18日,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以金蝶软件公司的金蝶云星空平台为例,该平台可提供智能制造、设备联网、远程监控、供应链管理等服务。涪陵榨菜公司运用该平台在疫情期间实现了异地业务信息协同,2月以来已完成2000多笔采购,保障了原料物资供应。海尔数字科技(重庆)有限公司通过海尔COSMOPlat平台,协助重庆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迅速对接广东、浙江等地的原料供应商,采购了近20吨医用口罩生产原料。
作为重庆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忽米网在2月18日推出“疫情防控工业资源共享平台”,吸引了上万家口罩、消毒液、酒精、防护服生产厂家和物流企业入驻,帮助多家重庆企业采购防疫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