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维灯 摄
一年前,碧津湖水质浑浊,透明度低,还不时散发出些许异味。
仅仅一年后的今天,碧津湖不仅没有了异味,而且湖水清澈见底,甚至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水下森林”。
碧津湖是如何发生这种变化的?
原来,渝北区启动碧津湖水生态修复后,引进了百万只食藻虫投放到湖水里。这些食藻虫专食污染水体中的蓝藻、绿藻,从而通过生态修复的方式让湖水变得清澈。这也是重庆市首次试验食藻虫治理水环境污染。
无源头活水
碧津湖成了一池“黄汤”
渝北区环保局副局长陈学军介绍,碧津公园已有30多年历史,位于渝北区两路城中心,外邻江北国际机场,内接两路核心商圈,是典型的中式园林,公园中还有10多万株乔木灌木,平常有很多市民来此散步、锻炼、赏景。
碧津湖水域面积4万平方米,平均水深3米,是重要的城市景观水体。但是,由于其无源头活水,湖区水质渐渐变得浑浊、透明度降低,部分水域水质为Ⅴ类,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园整体景观。由于出现了蓝藻、绿藻,湖内水环境质量逐渐恶化,成了绿树掩映下的“黄汤”。
食藻虫专吃水中有害藻类
既能治水又能修复生态
陈学军介绍,传统的湖库污染治理,一般是进行湖底清淤后,再用化学制剂改变水质,但这种方法水质容易反弹,也会造成次生污染。也可以在湖底清淤后进行换水,但这种方式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治标不治本。
在综合各种治理方式后,渝北区决定尝试在湖北等地已取得一定成效的食藻虫生态修复办法,从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食藻虫。
那么,食藻虫是如何进行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呢?
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地区负责人谢丹介绍,利用食藻虫进行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其实是构建一套“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共生体系的生态自净系统,对湖库水体实施立体生态修复,回归自然的清水美景。
谢丹介绍,食藻虫和蚂蚁个头差不多,是一种低等甲壳浮游动物,是蓝藻的天敌,专门摄食藻类和有机颗粒,每天吞食量高达数十倍于自身体积,可在短期内大幅提高水体透明度。它本身也是上好的饵料,因此,利用食藻虫修复水体,不存在外来生物入侵风险。
此外,食藻虫携带的有益微生物,可提高沉水植物在种植初期的成活率,促进沉水植物群落的构建,从根本上解决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消除的难题。
食藻虫结合沉水植物
碧津湖已清澈见底
去年10月,碧津湖水生态修复正式启动。为了更好地进行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治理过程分为部分排水、种植沉水植物、投放食藻虫、湖泊补水四个步骤,“食藻虫+沉水植物”,这一虫一草,就成了水生态修复的“最佳拍档”。
首先,工作人员将苦草、马莱眼子菜等沉水植物栽进湖底。随后,上百万只食藻虫被放入湖中,它们在湖中大快朵颐,吃掉水体中的蓝绿藻、有机颗料,慢慢让水体变得清澈,就像打开了“阳光通道”,给沉水植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改良培育沉水植物,净化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先期食藻虫抑制蓝绿藻生长,后期掠夺藻类生存条件,从而达到除藻净水的作用。我们还投放了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不仅丰富物种多样性,更是建立完整水下食物链,让系统更平衡稳定。”谢丹说。
以投放的螺类为例,环梭螺等螺类在沉水植物叶片上爬行,它的唾液就相当于化学制剂“絮凝剂”,可以将细小悬浮物聚集起来,更好地沉降到湖底,这更加生态环保。
如今,碧津湖湖底,已经形成了一片“水下森林”,沉水植物们在微波中跳着“水草舞”。
陈学军介绍,碧津湖水生态修复打破传统环湖截污、库底清淤、定期换水、搭建生态浮床修复的治污模式,共投入800多万元,碧津湖水质已达三类水质标准。
目前,渝北区已启动了双龙湖、龙舌湖、晚晴园、木鱼石公园食藻虫水生态修复工作,预计2019年全面完成治理和修复。
据了解,目前主城区纳入综合整治的56个湖库均已消除黑臭现象,水生生态系统基本构建,湖库水质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