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网讯(记者 杨梅娜 陈爱玲)从最初看病三大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彩超、CT、核磁共振等,医疗设施设备越发先进。
从最初的“赤脚医生”、卫生员到如今的全科医生、专家坐诊,医疗人才队伍越发壮大。
县人民医院70多年务实耕耘,变中求新;几代云医人励精图治,建基立业。如今,云阳医疗卫生事业阔步发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近日,退休护士长余名荪来到县人民医院新院大楼,看到高耸的现代化医院大楼、宽敞明亮的就诊大厅、国内外高端精密的医疗设备、周到热忱的医疗服务,她既兴奋又激动,与老同事聊起家常,感叹医院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不停地说:“真好!真好!”
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0年,起初只是一家私立卫生所,1951年县人民政府接管后改为“云阳县人民卫生院”,1956年4月更名为“云阳县人民医院”至今。余名荪今年85岁,县人民医院退休职工,是县人民医院建院后首批专业院校毕业生之一。当年初中毕业,余名荪在家人的建议下到万县卫校学习护理,毕业学成后,不到20岁的余名荪离开校园,成为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
“我1958年进的老县医院,那时候医院在老县城马王庙旁边,几间板房就是病房,领导和同事加在一起,也只有三十几人,床位只有三十张。”余名荪回忆说,“与物质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院上下对医疗技术的渴望,委托卫校开办培训班。在当时,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对医院职工来说是常态。”
在众多像余名荪这样的老一辈云医人的共同努力下,县人民医院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医院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办院规模有序扩大,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管理效能得到跨越式发展。1996年,医院被评定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2008年被评定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院址也从老县城搬迁至新县城云江大道。
2014年,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县人民医院迁扩建工程。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2018年4月,医院完成整体搬迁,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医院矗立在云阳大地。新院位于县城东部亮水坪社区,占地170亩,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开放床位1200张,可提供100万人次的年门诊服务、6万人次的住院服务。
翻看这70多年的历史,医院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增加着三甲医院的实力筹码。如今的云阳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全县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是三军医大新桥医院、重医大附一院指导医院,为交通事故急救定点医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红十字医院、爱婴医院。
该院先后投资近3亿元添置了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如直线加速器、DSA、核磁共振、128层增强CT、乳腺钨靶等。诊疗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目前有8个科室创建为市级学科,包括骨科、老年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妇产科等专业学科。骨科是重庆市最早授牌的市级医疗特色专科,同时也是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骨科的关节及脊柱手术达到了市级先进水平。心血管内科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区域医疗重点学科、医疗特色专科。介入室成立一年多来,心血管内科累计完成各类心脏介入手术2000多例,手术规模及级别位居全市区县前列;呼吸内科在县内率先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胸膜活检诊疗、高压氧舱治疗等技术;产科率先推广导乐分娩、非药物镇痛分娩、自由体位分娩等无痛分娩技术。该院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让百姓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省城大医院的诊疗水平。
专业人才,是医院立足的根基。医院把建设一支素质高、专业精的人才队伍作为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现有专技人员10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者110人、博士1人、硕士36人,本科以上学历者占70%,“云阳名医”10人。一大批中青年医生正在成长为群众信赖的专家。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华东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以创建“三甲”医院为目标,以完善“胸痛救治中心”“脑卒中救治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危急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医联体建设及远程会诊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县人民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筑牢服务云阳群众健康的长堤。
精勤不倦创一流,志存救济铸医魂。70多年砥砺奋进,云阳县人民医院人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创新发展,谱写着一个又一个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