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虽然已过“小雪”节气,但站在盘龙街道革新村的三峡阳菊生态园中,映入眼帘的是淡蓝色天空下一片片仍盛开着的金黄色、紫红色、淡粉色等形态各异的菊花。轻轻一嗅,冷冽的空气混合着菊花清香让人顿觉气爽。“都说花朵娇弱,禁不得风雨,但我们的三峡阳菊偏是个‘女汉子’,担起了为村民们增产创收的重担呢!”云阳芸山农业公司总经理杨雪梅笑说。

“女汉子”并非浪得虚名。尽管云阳芸山农业公司成立仅8年,却遍地生花——目前在云阳有近20个乡镇,10000余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500余户)种植菊花,种植面积近3万亩。2017年年产值达7000余万元,菊花种植户的平均户产值达到8000元。

不仅如此,早在半个月以前,云阳芸山农业公司出产的三峡阳菊成为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航班头等舱和商务舱乘客的可选饮品,三峡阳菊也成为重庆首款入选航空食品的非茶植物饮品。11月23日上午,厦航又与云阳芸山农业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以云阳芸山农业公司的国家级有机菊花种植示范基地为基础,合作建立“有机航食——生态饮品扶贫合作示范基地”。

令消费市场青睐有加的三峡阳菊是如何养成的?

“三峡阳菊和生长基地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相互成就的,我们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杨雪梅介绍,三峡阳菊以云阳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绿色本底,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创业示范+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将企业、村集体经济、村民们紧紧的联结起来,激发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并不断进行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旅融合,增加附加产值,延长产业链。

这不仅仅是三峡阳菊的发展思路,更是云阳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思路。

绿色为底:依托良好生态种菊花也能挣钱

云阳地处渝东北地区和三峡水库腹心地带,全县森林覆盖率52%,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7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保持在95%左右。云阳多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降雨量1145.10毫米,年日照1528小时,无霜期304天。这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菊花生长。

而菊花真正在云阳落地生根,却要追溯到10余年前。2007年,作为一名医科大学毕业生,杨雪梅在一家大医院供职,和爱人李黎的一次返乡探亲中,因为心中对家乡的一份舍不得、放不下,她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辞职返乡创业。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乡的山水风光那么好,环境质量那么好,为什么大家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对于这个问题,杨雪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到家乡堰坪镇中升村后,他们夫妻两人先是种植起了中药材旱半夏,但因旱半夏不适合云阳多雨的气候条件,导致当年颗粒无收。在向专家请教后,他们转而种植起了耐阴抗涝的杭白菊。

为了种好杭白菊,杨雪梅聘请了母校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中药材种植研究院中药材专家当顾问,并虚心向长期从事药用菊花和中药材种植的专业户学习,还自己组织人员赴浙江桐乡、安徽黄山等地参加培训,学习掌握中药材种植新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杨雪梅种植的150余亩杭白菊获得了丰收,亩产值达到4000多元,净利润20余万元。在她的引领下,中升村村民纷纷开始种植菊花。从最初的杭白菊,到后来研发培育出自己的崭新菊种——“阳菊”,再到后来先后成立云阳芸山农业公司和云阳县堰坪镇菊花种植协会,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加入到了种菊的队伍中来。2011年,杨雪梅夫妇还在堰坪镇、红狮镇分别建立了1200亩和1000亩的药菊种植基地,年创产值800万元,让1160多农户实现增收。

“像老一辈一样只在这片地里头种洋芋包谷,只能果腹,不能种出前途和希望来。只有发展适合在这片土地生长的高效农产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靠山吃山。”杨雪梅说。

“但是靠山吃山并不意味着一味索取,还要懂得回馈自然、保护自然。”杨雪梅解释,云阳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阳菊高品质的保障,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进一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有机种植。

云阳芸山农业公司严格限制农药、化肥、杀虫剂等化工产品的使用,规定使用过化工产品的土地必须经过三年的转换期,让土壤休养生息。在转换期间,以人为手工劳动为主,通过铺地膜、施有机肥来改良土壤。在菊花成长过程中,云阳芸山农业公司采用铺撒石灰粉、放置粘虫板或喷洒苦参汁的物理办法杀虫,还在菊花周围种植隔离高杆植物,如玉米等,用以阻挡马路机动车的尾气和灰尘的污染。

合作致富:村民们越干越得劲

“现在大家都相信种菊花也能挣钱了,但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让村民们享有更多的产业红利,实现脱贫致富?”杨雪梅夫妇始终没有忘记创业初心。经前期调研后,他们决定在原有免费提供种苗,田间技术传授等的基础上,投入建设三峡阳菊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制定种植户三重保障制度,从而让建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城乡重点人群稳定就业和创业,助推脱贫攻坚。

这几项投入,正是云阳芸山农业公司近年来以产业带动脱贫,以技术帮助脱贫,以合作社形式带动致富的“三峡阳菊模式”。总结起来就是“技术扶贫+制度保障+合作致富”。技术扶贫不再是原来的田间地头点对点传授,云阳芸山农业公司斥资350万元,建立起了占地750亩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从全县各种植乡镇中双向选择意向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到学校全面培训菊花种植技能,使其成为三峡阳菊集中孵化的个体经营户,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创业示范+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下,云阳芸山农业公司在鼓励创业示范户自主发展的同时,还鼓励示范户们带动周边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模式,来联动种植户,形成较为紧密的合作社组织。截至目前,云阳芸山农业公司已通过三峡阳菊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孵化个体经营户50个(其中重点人群15个),辐射带动培育三峡阳菊专业合作社32个(已办理营业执照10个),带动农村转移就业5019人,其中贫困户,低保户人员502人。

今年,红狮镇永福村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800余亩菊花喜获丰收,村民们喜笑颜开忙采摘。这些寄予着村民心血和希望的菊花被运往距离不远的加工中心进行烘干、加工、销售。

“通过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创业示范户+农户’的模式,永福村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400户农户,包括80余户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增收。”永福村党支部书记刘白才介绍,在与云阳芸山农业公司合作过程中,由公司统一育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收购标准,合作社可就地种植、采摘、销售,实现创业增收。

据悉,永福村合作社与80户建卡贫困户签订了入股协议,合作社获得收益后贫困户可获得分红。此外,该合作社还优先安排贫困户做工,按每天80—100元付酬,使许多村民一年务工挣的薪金就能达到1万元左右。

村民杨瑞兰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菊花收成好,我家自种的一亩菊花刨去成本能净挣3000元左右,加上平日里到三峡阳菊加工中心上班,我一年的收成不仅能包了家里所有的开销,还能存下钱。”

此外,云阳芸山农业公司还制定了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不仅对种植户实施免费提供优质种苗,免费培训种植技术,保底回购鲜花的“三重保障”,还对种植面积达2亩以上的农户,每年给予200元分红奖励,对种植面积达1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给予3000元的奖励,还根据鲜花总量每斤再奖励0.1元。这些激励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农户种植的热情,有力助推了精准脱贫,使“依托产业——实现就业——合作种植——成功致富”成为云阳一条极具特色的脱贫之路。

着力标准化:阳菊品牌登上国际舞台

“三峡好,有机难”。三峡库区地形多变,海波高低各有不齐,复杂多样的气候小生态,使得杭白菊在这里种植后,呈现出“山谷山巅,一花两面”的情景,很难形成统一的种植结果。“要想大规模种植,就必须培育出适合云阳本地各种小气候的新菊品种,这也是我们现在的‘三峡阳菊’。” 云阳芸山农业公司总经理李黎向记者讲述了阳菊标准化种植的由来。

探索阳菊标准化种植,使得“山谷山巅,一花两面”变成“山谷山巅,千花一面”,云阳芸山农业公司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在此期间,不仅需要尝试各种菊花的本地化培育,还要经过各种海拔高度、气候地形的种植检验。这三年的艰苦探索,让公司积累了大量实地数据。随后公司依托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南京农大等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对菊花种植、加工、产品研发等工作进行了全面推进,形成了以三峡阳菊母本育苗标准化、种植管护标准化、加工生产标准化、管理营销标准化的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标准化建设初步完成后,如何让三峡阳菊高品质的产品特性转化成品牌效应?杨雪梅夫妇契合消费需求,想到了“有机+出口”。找对路子,说干就干。云阳芸山农业公司在建设了国家级有机菊花种植示范基地2.8万余亩后,开始重点进行有机化认证,并先后获得国家有机认证、欧盟有机认证、美国FDA认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以及日本有机认证。

高品质的发展成果也吸引了众多海外商家的青睐,中国邮政、和平药房连锁、吉和药品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先后与云阳芸山农业公司签约销售,强势助推三峡阳菊占领国内中高端菊花消费市场;国外客商也纷纷下单订购,使得三峡阳菊漂洋过海远销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成为中国有机菊花产业领军企业。2017年受国标委的邀请,云阳芸山农业公司在非茶饮植物饮料的原料有机种植领域,介绍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种植经验,其所摸索出来的各种标准,正式提交国标委,有望成为有机菊花产业的大行业标准。

“未来五年,我们将积极推进产业化升级,将三峡阳菊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亩,实现产值10亿元,带动5000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谈及下一步发展计划时,杨雪梅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将加快‘接二连三’发展脚步,加大对菊文化的传承开发,建设一座集观光旅游、感觉旅行、产品体验、科技研发、种苗培育、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中国菊文化生态主题度假园——三峡阳菊生态园,让三峡阳菊走得更远。

(文/图 记者 段斯斯)

 

Copyright © 2008-2016  云阳网 版权所有  主办:云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云阳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