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忽视一闪而过的“小中风”
来自: 县科协2013科普大观园第27期   发布时间: 2013-10-11

 

“一闪而过”的头痛、头晕和眼花以及肢体感觉异常等症状最常出现,由于这些症状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很多人都未能给予重视,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却不知是中风的预警信号,预示着脑卒中很可能在短期内发生。

随着闷热天气的出现,老年中风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一闪而过”的头痛、头晕和眼花以及肢体感觉异常等症状最常出现,由于这些症状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很多人都未能给予重视,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却不知是中风的预警信号,预示着脑卒中很可能在短期内发生。

医学研究证明,发生“小中风”与气温过高闷热关系密切。这是因为气温高、气压低,潮湿闷热人体出汗较多,血液容易变得黏稠,使脑血流减少或脑供氧不足,脑血液循环某一局部出现短暂的、可逆的供血障碍,因而引起一过性的神经症状和体征。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和发沉或行走不便,说话不利索、口齿不清,或有眩晕、走路不稳、突然跌倒、视物不清、黑、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持续时间多为数分钟至1小时,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有的人“小中风”可反复发作,1日发作数次。出现一闪而过的“小中风”症状,这些症状虽轻,也别看它“小”,虽然很少会引发永久性神经损伤,经常是“大中风”的前兆,是严重脑血管病发生的一个危险信号,如不及时治疗和保健,许多人会在5年内发生严重的脑血管病变而危及生命。该病好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往往因症状来得快、消失快,恢复后不留后遗症而容易被人们忽视。因此,出现一闪而过的“小中风”症状一定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采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脑血管是不是有尚未出现症状的损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闷热天气一定要预防“小中风”发作。首先,要注意居室的阴凉、通风,适度的活动与劳作应安排在上午或傍晚凉爽时进行;出汗多更要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和矿物质,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可喝些绿豆汤、淡盐水、淡茶水等,饮食要清淡。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此外,空调房间不宜温度过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不宜频繁出入空调房,否则会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诱发小中风发作。

发生“小中风”后,早期、及时、有效地诊断与治疗,是防患于未然、预防脑卒中的关键。目前,治疗小中风已有重大进步,通过溶解血凝块来恢复脑血流,避免发生严重的脑梗死。高血压服降压药;有糖尿病的吃降糖药。除此之外,可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50300毫克,每日顿服。潘生丁片25~50毫克,每天3次;川芎嗪片每次100毫克,每天3次;复方丹参颗粒每次1包,每天3次;口服华法林等进行抗凝血治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治疗“小中风”不可过度用药,以免因过度抗凝、溶栓和扩张血管而导致出血倾向,甚至导致脑出血,酿成大祸。定期检查血、尿、便,避免出血。

责任编辑: 聂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