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理论认为,因为科学家在科研领域最有学问,对科学最有发言权,所以科学家是当仁不让的科普主体;还有一部分是科普作家。实际上,我们在基层很难看到科学家的身影。例如,北京有4000余个社区和农村,每年接触的除科技周、科技节等大型科普活动,就是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这类活动。
2003—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信息的比例近90%,通过报纸的比例为60-70%,通过网络的比例为26%。青少年往往是科学家人事科普工作的主要对象,然而,一项专门针对上海市中学生的调查显示,中学生通过科学家来直接获得科技信息的比例也只有8%。
今天的“科学知识传播者”往往是直接面向公众的主要力量,是科普主体中最主要的职业化队伍,包括科技传媒、科普创作、科技展览、科普活动策划、组织管理等直接面向公众传播的专职人员。
一些研究者认为公众并不一定关心科学知识本身,而更加关切科学的社会影响或科学秘自身生活的关联。有调查显示,国内外公众目前最为关注的,首先是医药健康知识,其次是关于环境保护的科学内容。所以有人说,我们今天的科普,很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关于身体的科学、关于身边的科学”。
日本福岛核危机后有国人争抢食盐,不少人认为这表明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太差。其实,这类事件国外也时有发生,比如俄罗斯人抢碘酒、美国人抢碘片等。这些事件说明:科普的重点,与其说让大家事先准备好各种知识,还不如在事件发生时,马上就能为公众有效供给可靠的科学知识。
因此,基层科普首先需要有一个从外部提供基本、稳定、权威科学内容的渠道。比如,给所有社区订一份信息量大、周期短、成本低廉并且操作方便(可直接贴出去)的科技类报纸以缓解目前科普内容方面普遍存在的“无米之炊”问题。在引进现代化媒介的同时,固有的传统手段也需要尊重和引导。比如,某社区打出“文化胡同”的品牌,通过在胡同内设立科普小蓬车、科普壁和展板等方式,宣传科普知识。除此,社区小报、楼门科普、社区网站等传统与现代手段可以交融互补。
责任编辑:
聂代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