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古罗马封闭套环……这些包含科学原理的趣味游戏,被上海的“科学诠释者”引入课堂。为了吸引更多公众乐看“科普热闹”、探究“科学门道”,上海市科协将“科学诠释者”项目引进国内。
科学诠释者亮相上海
2012年12月6日,国内首家“科学诠释者学院”在上海科学会堂揭牌。上海科学诠释者学院秉持“科学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每年将邀请6名欧洲科学诠释者学院的优秀老师来沪传授先进理念和方法,全面升级上海科普讲解者的传播技能和知识水准,不仅让观众“知其然”,更可全面互动详解“所以然”。
科学诠释者源于英语Scientific explainer,不单指科学的传授者或讲解员,“科学诠释者”要针对不同参观者的提问,快速分析其知识背景和社会角色,通过启发、诱导或辩论,有时还要精心设计一些小段落自编自演等,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乐意提问和参与。成立于2004年的欧盟科学诠释者学院,由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创办,目前已在全球成功培训了1000多名合格的科学诠释者。
2012年5月24日,来自上海市科协、科普场馆及党校的60位科普工作者,接受了为期四天的“科学诠释者”核心培训,欧洲的“科学诠释者”亲身示范如何以最优方法传播科学。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科技节组织基础、演示技术研讨、表演技巧研究、与不同参观者的互动方式、科普传播基础、创作力与团体协作、展品与多媒体的设计与搭建等。
上海市科协副主席陆檩表示:根据相关统计,上海市民的科学素养位居全国首位,但一些由于缺乏科学理念、科学常识的社会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培养一支传播水平高、互动能力强的科普宣传队伍十分必要。2013年上海科学诠释者学院将培训约40名学员。这些学员将成为科学传播中的新鲜血液,整体提升科普讲解的技巧和水准。
科学真好玩儿
上海科学诠释者学院此次的公开课,向本市的中小学科技老师、科普工作者和爱好者开放,在公开课的现场,科学诠释者带来了多组游戏。第一组游戏是干冰实验,“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那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呢?”科学诠释者先用问题引导大家,然后指导参与游戏的孩子分别将矿泉水、食用油、有颜色的水倒入干冰中。“哇!好壮观!”当矿泉水和有颜色的水倒入后,干冰周围升起白雾,引得孩子们大声欢呼。而当食用油与干冰相遇,出现很多气泡后,孩子们问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反应?”于是,科学诠释者就解释了干冰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两种反应的科学原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看了公开课后说:“科学是好玩儿的,孩子们是天生的科学家,因为他们好学、好动、好玩。通过游戏教学和深入浅出的诠释,能让这些‘天生的科学家’变成‘真正的科学家’。”
在公开课上,科学诠释者们还带来几个源自意大利的科学游戏。“古罗马封闭绳套逃生游戏”中,一根两端各有一个封闭套环的绳子分别系在了两个人的手腕上,要求两人在两分钟灭亡解开绳套。结果,参与游戏的四组孩子尝试了各种办法,最终还是没有人能够解开。于是,诠释者就为大家演示了结绳的方法:只要将绳子的一端从对方的手腕那里抽出,套环就解开了。这个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法,实际蕴含着拓扑学原理。在“读心术”游戏中,参与者先在纸条上写一个1—30中的任意数字,随后诠释者向众人出示了四张写有15个数字的纸,并问大家这些纸上有没有他写的数字。听完回答后,诠释者就准确地报出了纸条上的那个数字。当大家惊讶得合不拢嘴时,诠释者解决了这其中的数学原理。
科学家诠释人才的摇篮
中国科协在“十二五”规划中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提出,要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国际科普合作项目、积极灵活地拓宽海外科技交流渠道。
其实,自2007年开始,上海市科协就开始与意大利热那亚科技节、欧盟科学诠释者学院探索共同合作。通过互相观摩科技节、交流展品展览方式,双方都积累了科学传播的经验和做法。2011年5月,上海市科协与欧盟科学诠释者学院签署协议,科学诠释者项目正式落户上海。
2013年,上海的“科学诠释者”培训将全面展开,通过培养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以更为优化的传播理念和方法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同时,上海市科协也希望以科学诠释者项目为平台,继续充实与丰富国际间的科普交流与合作,构建一个专业的、系统的、国际化的科学诠释者培训交流平台,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科学诠释者队伍,搭建一个与国外双向交流互动的国际舞台。
责任编辑:
聂代权
|